东茅村板栗树基地。
新湘乡客户端2月21日讯(湘乡融媒记者:赵颖珊 周聪)白田镇东茅村是全国文明村。近年来,东茅村以精神文明建设凝聚人心,以产业发展激活经济,在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的同时,培育出“风气正、人心齐、干劲足”的新气象。
开春时节,东茅村的土地正待耕翻种,村“两委”将有意流转土地的村民召集起来开会商量。“我觉得可以跟去年一样,种点稻谷。”“我觉得可以种点大棚蔬菜,赚得更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见解。像这样的村民会,东茅村已经连续开展了6年,实打实听取村民意见,有商有量共谋发展。“经过村‘两委’讨论,决定上半年以种稻谷为主,下半年等食品加工厂入驻后,以种萝卜菜为主。其次,村上的板栗、油茶也正在管护中。”村干部李秋良说。
东茅村有人口2000多人,耕地面积1600多亩。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村“两委”认为,关键是要改变大伙儿单打独干的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人均耕地不到1亩的小山村实现跨越发展,要集中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人心。为此,村干部时常带着典型案例和资料,走进村民家中,分析讲解土地流转、合作种植的好处;同时利用村民大会、节假日文艺表演、文化下乡等村民集中的时机,反复游说,潜移默化转变大伙儿的观念,让大家意识到人心齐才能产业旺。
心齐了,事就顺了。很快,东茅村顺利整村流转1200多亩土地,成立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再由合作社流转到各经营主体,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村民齐心协力维护村容村貌。
2019年,村民李建清返乡承包了村里70多亩山地种植板栗和油茶,成为东茅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自学种植技术,同时聘请周边村民帮忙打理,产业稳步发展。如今,他每年仅板栗收入就达10万元,油茶林挂果后收入还将节节攀升。
有了李建清这个成功典型,村民们干劲更足了。村民肖晚成也紧随其后加入了产业发展的队伍,种植了100亩水稻和20亩有机蔬菜,产品不仅在周边地区大受欢迎,还走进了湘潭地区多家超市。“农忙时要请10—20个人做工,每年还能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肖晚成说。
近年来,东茅村“两委”又带领村民种植了340亩油茶,成立8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成功引进湖南龙顾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湖南众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家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村民“口袋”鼓起来了,作为全国文明村的“面子”和“里子”都有了。东茅村乘势而上,持续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提升村容村貌;村民们共同维护村居卫生,齐心协力谋划村级产业,尽显“主人翁”身份,共同谱写着一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奏的田园交响曲。
一审 | 刘小琴
二审 | 成勇
三审 | 吴维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易绚梅
责编:谭力彰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
!/ignore-error/1&pid=53398700 )
赵新文走访结对帮扶对象并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
!/ignore-error/1&pid=53398560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会见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然一行
-
!/ignore-error/1 )
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 赵新文与一线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
-
!/ignore-error/1 )
赵新文拜访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马天毅
-
!/ignore-error/1&pid=53402005 )
湘乡推进“扫码入企”工作 为企减负优环境
-
!/ignore-error/1 )
湘乡市召开三季度减负专项会议 精准破题形式主义
-
!/ignore-error/1&pid=53323950 )
赵新文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上强调: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 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
!/ignore-error/1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会见北京青旅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京涛一行








